毛子
【拼音】máo zi
【基本释义】 (一)、旧时称西洋人(含贬义)。
(二)、旧时指土匪。
(三)、细碎的毛或线:没做什么针线活儿,倒沾了一身布毛子。
【详细解释】
(一)、 清 末 河北 、 山东 民众及义和团对西洋人的贬称。又称教民及办理洋务者为“二毛子”。
《中国歌谣资料·义和团歌谣》:“逮着洋毛子,砍个脖子齐。”《恨海》第二回:“忽然一堆人,捲地而来,也不知为数多少,没命狂奔,口中乱嚷:‘不好了,毛子来了!’” 洪深 《走私》:“看不出他是真毛子,还是假充毛子?”
(二)、方言。旧时指土匪。
(三)、方言。细碎的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