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崩溃论
【拼音】-
【基本释义】 中国崩溃论 - 简介 中国崩溃论是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对中国的历史定位和国际角色认知不完全,让“崩溃论者”一方面是为了解释其投资策略,另一方面制造相关舆论,使中国经济受到打压,以便从中牟利。 中国崩溃论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早在苏东剧变时,西方就兴起了第一波的“中国崩溃论”。那时西方出现了“历史终结论”,认为中国必然要“被西方资本主义所征服”。 但苏东剧变后,中国不仅顶住了西方和平演变的压力,而且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进程。西方的“中国崩溃论”不得不把重点转向经济,开始唱衰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 其实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西方有关“中国经济崩溃”的论调比比皆是。而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兴起新一轮“中国经济崩溃论”同时,有关“中国机遇论”、“中国威胁论”、“同舟共济论”等新的论调也不断出现。 而2010年初以来,针对中国的对外政策,西方又接连出现了所谓“中国傲慢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必胜论”等各种奇谈怪论。 中国崩溃论 - 2002年论 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教授托马斯·罗斯基在2000年发表了《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发生了什么?》一文。他通过研究中国各省市的经济统计资料,发现这些资料与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有不相符合之处,因而提出了对中国统计数字的疑问。这篇文章刚发表时,并没有引起美国舆论界的注意。因为当时正是“中国威胁论”大行其道的时候,该理论的基础就是中国实力增长太快,会对世界造成威胁,而要证明“中国威胁论”,就需要肯定甚或夸大中国的统计数字。从这个角度上说,罗斯基是在质疑美国主流媒体当时流行的“中国威胁论”。罗斯基本人对此解释说,他自己只是个学者,不是政治家,他只是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没有“中国威胁论”者想象的那么高。 罗斯基的观点本是学术界的一家之言。这在有“学术自由”的美国大学里是不足为奇的,而且当时他的观点并非主流,所以并没有受到重视。但是,风水轮流转,罗斯基的观点在被忽视一段时间后,最近突然变得身价百倍,成为西方媒体关注的热点。美国的《新闻周刊》、《商业周刊》,英国的《金融时报》、《经济学家》等西方主流媒体纷纷把他的观点重新炒作起来,其原因是西方舆论此时已经改变了风向。在“中国威胁论”并没有产生某些人预期的效果后,他们突然发现,罗斯基的观点符合他们的期望,即“中国的经济增长是虚假的”,“中国的经济即将崩溃”。
【详细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