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
【拼音】yún yáng
【基本释义】 (一)、《史记·秦始皇本纪》:“韩非 使 秦,秦 用 李斯 谋,留 非,非 死 云阳。”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云阳城 在 雍州 云阳县 西八十里 秦始皇 甘泉宫 在焉。”汉 桓宽《盐铁论·毁学》:“李斯 相 秦,席天下之势,志小万乘,及其囚於囹圄,车制於 云阳 之市。”后世诗词戏曲小说中常用以指行刑之地。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我将杀人贼斩首在 云阳 内。”明 许三阶《节侠记·直谏》:“出言廝挺真无状,怎饶他伏法 云阳。”
(二)、指 云梦泽 中 高唐之台。一说为“阳云”之误。《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於是 楚王 乃登 云阳之臺。”李善 注引 孟康 曰:“云梦 中 高唐之臺 宋玉 所赋者,言其高出云之阳。”唐 李白《代寄情楚辞体》:“云阳 一去,以远隔 巫山 緑水之沉沉。”王琦 注:“诗意正暗用《高唐赋》中神女事,知 云阳 乃 阳云 之误为无疑也。”宋 黄庭坚《减字木兰花》词:“云阳臺 下,更值清明风雨夜。知道愁辛。果是当时作赋人。”
(三)、古县名。指今 江苏省 丹阳市。《文选·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 云阳,落日次 朱方。”李善 注引《越绝书》:“曲阿 为 云阳县。”唐 李白《丁都护歌》:“云阳 上征去,两岸饶商贾。”王琦 注:“《元和郡县志》:江南道 润州 丹阳县,本旧 云阳县。秦 时……截其直道使之阿曲,故曰 曲阿。”宋 陆游《送子虡赴金坛丞》诗:“悠悠 阳羡路,渺渺 云阳 川。”
(四)、古县名。故地即 秦 云阳邑。汉 时改县,属 左冯翊。《文选·潘岳<西征赋>》:“面 终南 而背 云阳,跨平原而连嶓冢。”李善 注:“《汉书》左冯翊 有 云阳县。”
(五)、树精。晋 葛洪《抱朴子·登陟》:“山中有大树。有能语者,非树能语也。其精名曰云阳,呼之则吉。”
(六)、秦 程邈 因罪而囚 云阳 狱。在狱中,增减大篆书笔画,创为隶书,始皇 善之,名其书曰隶书,定为八体之一。后因以“云阳”指称隶字。南朝 梁 庾肩吾《<书品>序》:“爰洎中叶,捨烦从省;渐失 潁川 之言,竟逐云阳之字。”宋 晁补之《胡戢秀才效欧阳公集古作琬琰堂》诗:“云阳八体又瓜剖,至使 汉 童讹尉律。”参阅《晋书·卫恒传》。
【详细解释】
(一)、《史记·秦始皇本纪》:“ 韩非 使 秦 , 秦 用 李斯 谋,留 非 , 非 死 云阳 。”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 云阳城 在 雍州 云阳县 西八十里 秦始皇 甘泉宫 在焉。” 汉 桓宽 《盐铁论·毁学》:“ 李斯 相 秦 ,席天下之势,志小万乘,及其囚於囹圄,车制於 云阳 之市。”后世诗词戏曲小说中常用以指行刑之地。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四折:“我将杀人贼斩首在 云阳 内。” 明 许三阶 《节侠记·直谏》:“出言廝挺真无状,怎饶他伏法 云阳 。”
(二)、指 云梦泽 中 高唐之台 。一说为“阳云”之误。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於是 楚王 乃登 云阳之臺 。” 李善 注引 孟康 曰:“ 云梦 中 高唐之臺 宋玉 所赋者,言其高出云之阳。” 唐 李白 《代寄情楚辞体》:“ 云阳 一去,以远隔 巫山 緑水之沉沉。” 王琦 注:“诗意正暗用《高唐赋》中神女事,知 云阳 乃 阳云 之误为无疑也。” 宋 黄庭坚 《减字木兰花》词:“ 云阳臺 下,更值清明风雨夜。知道愁辛。果是当时作赋人。”
(三)、古县名。指今 江苏省 丹阳市 。
《文选·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 云阳 ,落日次 朱方 。” 李善 注引《越绝书》:“ 曲阿 为 云阳县 。” 唐 李白 《丁都护歌》:“ 云阳 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王琦 注:“《元和郡县志》: 江南道 润州 丹阳县 ,本旧 云阳县 。 秦 时……截其直道使之阿曲,故曰 曲阿 。” 宋 陆游 《送子虡赴金坛丞》诗:“悠悠 阳羡路 ,渺渺 云阳 川。”
(四)、古县名。故地即 秦 云阳邑 。
汉 时改县,属 左冯翊 。《文选·潘岳<西征赋>》:“面 终南 而背 云阳 ,跨平原而连嶓冢。” 李善 注:“《汉书》 左冯翊 有 云阳县 。”
(五)、树精。
晋 葛洪 《抱朴子·登陟》:“山中有大树。有能语者,非树能语也。其精名曰云阳,呼之则吉。”
(六)、 秦 程邈 因罪而囚 云阳 狱。在狱中,增减大篆书笔画,创为隶书, 始皇 善之,名其书曰隶书,定为八体之一。后因以“云阳”指称隶字。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序》:“爰洎中叶,捨烦从省;渐失 潁川 之言,竟逐云阳之字。” 宋 晁补之 《胡戢秀才效欧阳公集古作琬琰堂》诗:“云阳八体又瓜剖,至使 汉 童讹尉律。”参阅《晋书·卫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