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舌病
【拼音】-
【基本释义】 拼音:lán shé bìng 解释:蓝舌病(bluetongue,BT、BLU)是由蓝舌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主发于绵羊的传染病。该病以发热、颊粘膜和胃肠道粘膜严重的卡他性炎症为特征,病羊乳房和蹄部也常出现病变,且常因蹄真皮层遭受侵害而发生跛行。蓝舌病病毒抵抗力较强,具有多个血清型,且各型之间交叉免疫性差,故只有制成多价疫苗,才能获得可靠的保护作用。 病毒对乙醚、氯仿、0.1%去氧胆酸钠有耐受力,对胰酶敏感;可被过氧乙酸、3%氢氧化钠灭活,在pH5.6~8.O之间稳定,在pH值3.0以下被迅速灭活,在60℃30分钟被杀死;在干燥的血液、血清中和腐败的肉、下水中,可长期生存。病毒有24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之间无交互免疫性。病毒可以在鸡胚、初生哺乳期小鼠和仓鼠体内增殖。 牛羊蓝舌病是由病毒引起,症状为高热、黏膜水肿、溃疡和糜烂等,主要通过吸血昆虫传播,反刍类动物感染蓝舌病的死亡率平均为30%,其中绵羊的发病死亡率高达80%。目前,蓝舌病已被国际流行病学会列为15种A类动物流行病之一,但尚未发现有效治疗方法。比利时兽医认为,蓝舌病主要依靠一种身长3、4毫米的蚊子传播,根据这类蚊子的活动特性,他们建议农户在对养殖场采取彻底的除虫措施基础上,在牛羊背部喷洒防虫剂,并在太阳落山前一小时至太阳升起后一小时对牲畜进行室内饲养。
【详细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