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湖桥文化
【拼音】-
【基本释义】 跨湖桥文化 - 简介 跨湖桥文化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萧山人民引以为傲的宝贵财富,它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世界上最早的漆弓等多个“文化之最”,将浙江的文明史整整向前推进了1000年。 跨湖桥文化 - 历史 萧山的跨湖桥文化有着8000年的历史,它将浙江文明史整整向前推进了1000年,世界上最古老的独木舟正是发源于此。 钱塘江南岸,有名邑萧山,属古越地。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建县,称余暨,东吴黄武年间改为永兴。相传越王为强吴所迫,只剩少数兵卒驻留在县西一里的西山上,四顾萧然,所以称该山为萧山,又叫萧然山。唐以山名号邑,萧山县名由此而来。 萧山中部,有一个著名的湖泊,叫湘湖。湘湖地处两列西南、东北走向的山系之间,东列曰石岩山、萧山,西列曰石檀山、东山头、美女山、城山。其迹始载于《水经注》,又叫西城湖。湘湖的南、北部还有相互通连两个湖泊,为临浦和渔浦。三湖南承浦阳江之泻泄,北有杭州湾海潮侵袭,人类在此生存繁衍,治水防涝为必用之功。 万历《绍兴府志》载,这一带的堤塘“从古有之,不知其始”,盛唐诗人称临浦为“陂泽”,即其一证。湘湖曾为低洼农田,但经常受浸,史称北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围堤成湖,仅可视作一次确凿可靠的记载,凡此几度,不可考也。 跨湖桥遗址的发现与发掘 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1990年6月1日,萧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经广播电视大学萧山分校学生提供线索,在湘湖区域的城厢砖瓦厂取土工地发现了一处史前遗址,由于遗址的位置处在古湘湖中的跨湖桥畔,就把遗址定名为“跨湖桥遗址”。 跨湖桥遗址第一次考古发掘于1990年10月开始,至12月底结束。共发掘面积300平方米,出土文物113件,并发现建筑遗迹、灰坑等。经碳14年代数据测定,在8000-7000年间。 第二次发掘在2001年5月到7月间进行。发掘面积300多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木器、骨角器、人工栽培水稻等文化以及非常丰富的动物遗骨。此次发掘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第三次发掘于2002年10开始,至12月结束。不仅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木器、骨角器。还发现了独木舟及相关遗迹。经碳14年代数据测定,独木舟的年代在8000前左右,是国内发现的最早的独木舟及相关遗迹。 跨湖桥文化 - 提出概念 2004年12月17日下午,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
【详细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