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风时代
【拼音】-
【基本释义】 麦克风时代 - 概述 麦克风时代,在互联网和无线通讯时代,4.2亿网民和7.4亿手机用户都可能成为突发公共事件的爆料者,都可能成为敏感话题的意见表达者,相当于每个人面前都有一只麦克风。在这样的时代成长和生活,每个人都会有一种“赤裸裸”的感觉,公众人物尤其是官员的这样的感觉尤甚。在这样的时代,不理睬只会带来“口诛笔伐”,“躲猫猫”只会成为时代的笑柄,压制言论会被贴上反民主的标签。唯一能做的,也许就是直面现实。 事件 29岁的周森锋全票当选湖北省宜城市市长后,这位最年轻市长迅速“窜红”,成为这几天舆论的“领军人物”。处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周森锋对记者说:“自从我当选市长后,相关报道非常多,给我造成的压力目前超过了工作压力。我渴盼能安安稳稳实施自己的施政主张,淡出人们的视线和媒体的焦点。保持先前那种安静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也给我一个不受干扰的成长环境。” 周森锋渴盼“给我一个不受干扰的成长环境”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连日来围绕着29岁市长的议论、批评、质疑之声五花八门,一个30岁不到的小伙子哪见过这样的阵势?但换个角度看,今天这个“麦克风时代”,对最年轻市长的成长,未尝不是一种幸运。 政府应对 面对突发事件,政府和主流新闻媒体仅仅发布信息还不够,还必须迅速了解和把握网上各种新型信息载体的脉搏,迅速回应公众疑问,这需要政府尤其是宣传部门具有快捷准确的舆情搜集和研判能力。如果在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上缺席、失语、妄语,甚至想要遏制网上的“众声喧哗”,则既不能缓和事态、化解矛盾,也不符合十七大提出的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精神。 在互联网、移动通信支撑的社会多元表达平台上,政府发声和舆论引导需要比过去更高更强的能力。在这方面我们有过成功的经验,汶川地震紧急救援时期,政府一天一场、有时是好几场新闻发布会,主流媒体放开新闻报道,互联网、手机、无线电、卫星通讯等新技术传播媒介也各显神通,保障了灾情和救灾工作的高度透明。信息开放的结果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社会凝聚力,也提高了政府的威望,加深了政府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信息透明有助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这是汶川经验的启示。在中国社会转型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利益调整,各级政府理应发挥作用,促进社会各阶层意见和利益的均衡表达与顺畅沟通,促进干群之间的对话沟通,随时注意倾听民意、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
【详细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