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生物群
【拼音】-
【基本释义】 蓝田生物群 -介绍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袁训来等专家研究发现,距今6.35亿—5.8亿年的“蓝田生物群”是地球上迄今最早的宏体生物。2011年2月1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刊登了中国科学家发表的题为“埃迪卡拉纪早期具形态分异的宏体真核生物组合”的科研论文。该论文向世界介绍了这一成果。 在现今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肉眼可见的生命,几乎都是多细胞宏体生物,也是常说的“高等生命”。多细胞宏体生物的出现是地球生命进化史上极为重要的革新事件。生物多细胞化以后,才有细胞分化,进一步实现器官分化以及各种功能和形态的出现。 系统研究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助下,袁训来与他的同事陈哲博士、肖书海教授、周传明研究员和西北大学华洪教授,对产自安徽休宁县蓝田镇附近的“蓝田生物群”进行了系统研究。 研究认为,该生物群是迄今最古老的宏体生物群,时代属于埃迪卡拉纪早期,年龄限定在距今6.35亿—5.8亿年之间。而之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宏体生物组合是在澳大利亚等地发现的“埃迪卡拉生物群”,时代距今为5.79亿-5.4亿年。 袁训来介绍说,“蓝田生物群”不但包含了形态多样的扇状和丛状生长的海藻,也有具触手和类似肠道特征、形态可与现代腔肠动物或蠕虫类相比较的动物。根据他们的发现,至少能识别出15个不同形态类型的宏体生物,它们形态保存完整,绝大部分类型具有固着装置,表明这是一个底栖固着生长的宏体生物群。 .研究发现,“蓝田生物群”保存化石的页岩微细层理发育,没有发现任何水动力沉积和搬运的迹象,表明“蓝田生物群”为原地埋藏保存,它们的生活环境应该在最大浪基面之下、透光带之中。根据当时的古地理位置,以及参考现代海洋环境的标准,“蓝田生物群”应该生活在静水环境,水深在50米至200米之间。 研究意义 袁训来表示,该研究显示了在新元古代“雪球地球”事件刚刚结束后不久,形态多样化的宏体真核生物,包括海藻和动物就发生了快速的辐射。同时也意味着,这个时期大气圈中的氧气含量有了明显的升高,较深部海水已经由“雪球地球”之前的还原状态转变成了间歇性的氧化状态,为“高等生命”的生存提供了条件。 国际早期生命研究专家、格·纳波尼教授在同期的《自然》杂志上撰写了题为“生物此刻已然变大”的专文,对袁训来等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他表示:“"蓝田生物群"为早
【详细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