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
【拼音】dǒu mén
【基本释义】 农业灌溉系统中用在最小的固定渠道的水闸,以控制水的流量。
【详细解释】
(一)、堤堰中用以蓄泄渠水的闸门。
唐 李白 《题瓜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海水落斗门,潮平见沙汭。”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白渠 灌 涇阳 、 高陵 、 櫟阳 及 耀州 云阳 、 三原 、 富平 ,凡六县。斗门百七十餘所。” 明 归有光 《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第五问》:“或置沿海堽身,堽置斗门,使渠河之通海者,不湮於潮泥;堤塘之捍患者,不至於摧坏。”《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 古索河 等暴涨,即以 魏楼 、 滎泽 、 孔固 三斗门泄之。”
(二)、今专指灌溉系统中斗渠的水闸。
(三)、鸦片烟枪装烟膏的斗口。
《海上花列传》第二回:“ 王阿二 调过枪来,授与 朴斋 。 朴斋 吸不惯,不到半口,斗门噎住。”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四:“他用手指去捏那斗门上的软饧似的烟膏,漠然摇了摇头。” 姚雪垠 《长夜》三:“ 瓤子九 把烟泡一会儿捏扁,一会儿滚圆,最后滚成光溜溜的圆锥形,安到斗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