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徽
【拼音】yīn huī
【基本释义】 (一)、指琴上供按弦时识音的标志。亦指琴或乐曲。南朝 宋 谢灵运《君子有所思行》:“长夜恣酣饮,穷年弄音徽。”南朝 梁 刘孝标《重答刘秣陵诏书》:“余悲其音徽未沫,而其人已亡。”
(二)、美音;德音。《文选·王俭<褚渊碑文>》:“风仪与秋月齐明,音徽与春云等润。”李善 注:“音徽,即徽音也。”张铣 注:“徽,美也。”
(三)、指音容。唐 刘禹锡《彭阳唱和集引》:“今年公在 并州,予守 吴门,相去迥远,而音徽如近。”
(四)、犹音讯;书信。《文选·陆机<拟庭中有奇树>诗》:“欢友兰时往,迢迢匿音徽。”李周翰 注:“音徽,言文章、书信。”前蜀 魏承班《谒金门》词:“雁去音徽断絶,有恨欲凭谁説。”明 汤显祖《紫箫记·出山》:“十年来,河 陇 路断,松潘 围逼,至今三君音徽断絶。”
【详细解释】
(一)、指琴上供按弦时识音的标志。亦指琴或乐曲。
南朝 宋 谢灵运 《君子有所思行》:“长夜恣酣饮,穷年弄音徽。” 南朝 梁 刘孝标 《重答刘秣陵诏书》:“余悲其音徽未沫,而其人已亡。”
(二)、美音;德音。
《文选·王俭<褚渊碑文>》:“风仪与秋月齐明,音徽与春云等润。” 李善 注:“音徽,即徽音也。” 张铣 注:“徽,美也。”
(三)、指音容。
唐 刘禹锡 《彭阳唱和集引》:“今年公在 并州 ,予守 吴门 ,相去迥远,而音徽如近。”
(四)、犹音讯;书信。
《文选·陆机<拟庭中有奇树>诗》:“欢友兰时往,迢迢匿音徽。” 李周翰 注:“音徽,言文章、书信。” 前蜀 魏承班 《谒金门》词:“雁去音徽断絶,有恨欲凭谁説。”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出山》:“十年来, 河 陇 路断, 松潘 围逼,至今三君音徽断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