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历
【拼音】yīn lì
【基本释义】 (一)、起于 周 末而传于 汉 初的六种古历之一。《后汉书·律历志中》:“案暦法,黄帝、顓頊、夏、殷、周、鲁,凡六家,各自有元。光 晃 所据,则 殷 历元也。”
(二)、殷商 时所用历法。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二章第三节:“商 代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每年分为春、秋,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闰月置于年末,称为‘十三月’。到 祖甲 以后,闰月也有放在年中的。殷墟 曾出土一片胛骨,上面刻着两个月的干支和‘月一正曰食麦’等文句,是 商 代历书的一部分抄本。”
【详细解释】
(一)、起于 周 末而传于 汉 初的六种古历之一。
《后汉书·律历志中》:“案暦法, 黄帝 、 顓頊 、 夏 、 殷 、 周 、 鲁 ,凡六家,各自有元。 光 晃 所据,则 殷 历元也。”
(二)、 殷商 时所用历法。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二章第三节:“ 商 代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每年分为春、秋,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闰月置于年末,称为‘十三月’。到 祖甲 以后,闰月也有放在年中的。 殷墟 曾出土一片胛骨,上面刻着两个月的干支和‘月一正曰食麦’等文句,是 商 代历书的一部分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