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注
【拼音】zhuǎn zhù
【基本释义】 六书之一。指归于同一部类,意义可以互训的造字法。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建类一首”,指同在一个部首,声音又相近(考、老二字同属“老”这个部首,字音上同属“幽”部);“同意相受”,指字义基本相同,可以互相训释(考、老二字在古代属同义字,在《说文》中是互训的)。
【详细解释】
(一)、转向流注。
《水经注·渐江水》:“ 浦阳江 水,又东流南屈,又东廻北转,逕 剡县 东……江水翼县转注,故有东渡西渡焉。” 宋 夏竦 《颍州莲花漏铭》:“金龙转注,下激衡渠。”
(二)、辗转相授。
宋 苏舜钦 《和永叔琅邪山庶子泉阳冰石篆诗》:“宗臣转注得天法,质虽浑厚气乃振。”
(三)、转移集中。
沙汀 《一个秋天的晚上》:“于是他的太太硬把她的忿怒转注在所有的流娼身上。”
(四)、六书之一。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后人解释大有歧异, 清 戴震 、 段玉裁 认为“转注”即互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彼此互相解释,故曰“转注”。
(五)、即酒注子。
清 陶炜 《课业馀谈·人事杂解》:“转注,吐酒终日不已,借以拟人之善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