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关
【拼音】xiāo guān
【基本释义】 (一)、古关名。故址在今 宁夏 固原 东南,为自 关中 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汉书·武帝纪》:“﹝ 元封 四年冬十月﹞通 回中 道,遂北出 萧关。”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匈奴传》:‘入 朝郍 萧关’,萧关 在 安定 朝郍县 也。”唐 卢照邻《上之回》诗:“回中 道路险,萧关 烽候多。”
(二)、指 北宋 崇宁 四年为防御 西夏 而筑的 萧关,故址在今 固原 北二百馀里。
(三)、古县名。唐 神龙 元年(公元705年)置。治所在今 固原 北一百八十里。至德 后地入 吐蕃,大中 间收复,置 武州 治此,旋废。
(四)、古县名。唐 中和 四年(公元884年)侨置于 潘原县(今 甘肃省 平凉市 东),仍为 武州 治所。五代 周 显德 中废。
【详细解释】
(一)、古关名。故址在今 宁夏 固原 东南,为自 关中 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
《汉书·武帝纪》:“﹝ 元封 四年冬十月﹞通 回中 道,遂北出 萧关 。”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匈奴传》:‘入 朝郍 萧关 ’, 萧关 在 安定 朝郍县 也。” 唐 卢照邻 《上之回》诗:“ 回中 道路险, 萧关 烽候多。”
(二)、指 北宋 崇宁 四年为防御 西夏 而筑的 萧关 ,故址在今 固原 北二百馀里。
(三)、古县名。
唐 神龙 元年(公元705年)置。治所在今 固原 北一百八十里。 至德 后地入 吐蕃 , 大中 间收复,置 武州 治此,旋废。
(四)、古县名。
唐 中和 四年(公元884年)侨置于 潘原县 (今 甘肃省 平凉市 东),仍为 武州 治所。 五代 周 显德 中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