菉豆
【拼音】lù dòu
【基本释义】 1. 即绿豆。《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六》:“小菉豆税,每亩与减放三升。”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余世家 江西 ,见 吉州 人甚惜此果,其欲久留者,则於菉豆中藏之,可经时不变。”2. 端砚的一种。因砚有眼如绿豆而得名。 宋 叶樾 《端溪砚谱》:“凡有眼之石,在本嵓中,尤縝密温润; 端 人谓石嫩则眼多,老则眼少;嫩石细润发墨,所以重有眼也……夫眼之别者,曰鸜鵒,曰鸚哥,曰了哥,曰雀眼,曰鸡眼,曰猫眼,曰菉豆,各以形似名之,翠緑为上。”
【详细解释】
(一)、即绿豆。
《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六》:“小菉豆税,每亩与减放三升。”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余世家 江西 ,见 吉州 人甚惜此果,其欲久留者,则於菉豆中藏之,可经时不变。”
(二)、端砚的一种。因砚有眼如绿豆而得名。
宋 叶樾 《端溪砚谱》:“凡有眼之石,在本嵓中,尤縝密温润; 端 人谓石嫩则眼多,老则眼少;嫩石细润发墨,所以重有眼也……夫眼之别者,曰鸜鵒,曰鸚哥,曰了哥,曰雀眼,曰鸡眼,曰猫眼,曰菉豆,各以形似名之,翠緑为上。”